高头为一乡名,位于闽西永定县东隅,距县城46公里,东邻漳州南靖县书洋镇曲江、石桥,北接本县古竹乡,西南连本县湖坑镇六联、奥杳,面积37平方公里。全乡辖高东(东山)、高北(北山)、高南(南山)、梅花石、高联(大岭下)5个行政村共38个自然村,常住人口2005户共10146人(据2000年统计),百分之九十以上为"济阳郡"江姓族人,且都是元初开基于上杭的客家江姓入闽始祖八郎公(1世)之曾孙百八郎公(4世,高头开基祖)的后裔。
高头地灵人杰,人文兴盛。著名的"土楼之王"承启楼,以及正在申报"世遗"的高北土楼群,就座落在高北村;与高北村一溪之隔的高南村,自民国以来出了7位县长(其中2人还官至地厅级),被当地人誉为"县长村"。自古以来,当地江姓人氏秉承"迁者迁,守者守,各从其愿"的祖训,开拓进取,志在四方,"地不以容之,大半荡析离居",因而流寓并繁衍于外地者,百十倍于原乡,但其外迁者多崇宗念祖,情系桑梓,与家乡往来密切,互动频繁。这种现象以迁台乡亲表现最为突出。
一、高头江氏迁台概况
高头是闽西著名的侨乡,仅乾隆以来开基于美、日、缅、泰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新加坡7国的高头江氏就有数百人,且至今至少有6位百八郎公后裔还担任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侨团组织负责人。其中现任香港永靖同乡会会长、香港闽西同乡会和澳门闽西同乡会名誉会长的江兆文先生(高南人),还是近二十年来捐赠并投资家乡最多的闽西侨胞之一。
然而,高头江姓人氏迁往海外最早的目的地并不是外国,而是与福建仅一海峡之隔的宝岛台湾,并且人数也是最多。据《永定江氏宗谱》(2003)记载:"永定江氏裔孙,最早跨过海峡往台湾是高头东山的荣海(16代)、永清、景沾、万清(皆16代)诸公,随后北山15代的伯春兄弟,以春昆仲等,他们都是明朝末年迁去的。康熙皇帝鼎定台湾后,大批高头人纷纷入住台湾岛,其高潮是雍正乾隆年间,最多时年达百余人。"而据苏志强《永定高头江姓迁台述略》(刊于《客家纵横》1997年第三期)综合两岸高头江氏乡亲族谱记载介绍:"高头江姓17至22世去台湾谋生的人很多,据不完全统计,22世以前去台湾的有460多人,"但"实际人数远不止460人。"这种规模和趋势,直至光绪甲午之后日本据台,才转为迁往东南亚诸国。如今,台湾高头江氏裔孙已达五六万人之众,是高头原乡江姓人氏的30倍左右,其"移台人数之多,发展之快,在闽西山区数一数二,"以致"三百多年来,(高头)江姓的后人遍布台湾的第一个角落"(苏志强文)。难怪乎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编印的《台湾区百大姓源流简介》一书,将江姓列为闽西迁台人数最多的姓氏。
迁台高头江姓人氏继承了原乡客家人辛勤创业的传统。他们或垦荒务农,或从事工商,或寒窗苦读,许多人在各行各业都事业有成。如高东上六家三房19世江苍蕃,"早年往台,白手创业建宅与塾,广殖田园。"高东下四家长房18世江汉瑜于乾隆初走台,"始卜居于摆接煲板桥湳雅庄业农,乐善好施,苍天保佑,致富成家,妻李氏生下四男七女,湳雅深丘江氏业皆其手创",后裔事业发达,广有财产,是台湾财团之一(台湾《江氏宗祠重建落成纪念刊》);高南24世江呈辉生于台湾,光绪十五年(1889)18岁时中举人,"名噪闽台士林";高北承启楼25世江洪俊,光绪年间以台湾生员中武举;即便于1949年去台的江朝灿(26世,1932- ),也获陆军少将。这些等等,不胜枚举。
二、迁台江氏与原籍的互动
高头江姓人氏在台湾不仅多有成就和作为,而且在日据--特别是民国以前,与原籍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两地宗亲之间互动频繁、来往密切。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:
一是两地之间往返来去自由频繁。据台湾《江氏宗祠重建落成纪念刊》介绍,旧时迁台的高头乡亲,"岁时返乡省亲,习以为常。"而且平时不少人将台湾生的孩子或娶的妻子带回原藉,或者返台时把原籍的亲人带往台湾。如高南村的江连坤12岁去台,22岁回家娶妻,后又去台,然后又从台湾把堂兄连章的侄孙、侄孙女带回原藉;曾任台北市永定同乡会理事长的江秋榕(1930年生于高南),也是幼年时随叔父往台湾的。更有甚者,还有些青年人把台湾娶的妻子带回原乡,如高北25世江洪俊武举,便是娶了台湾姑娘罗莲贵回原藉生活的;现高东松竹楼江殿基的祖母也是台湾女。可见当时这种现象,跟现在当地一些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士往返于家乡和工作地点一样,自由自在,习以为常。
二是发迹之后回乡置业,光宗耀祖。据苏志强《永定高头江姓迁台述略》介绍,高东上六家三房18世江胜蕃,"自幼往台置产,及归梓里,手建田宅以遗子孙";高东下四家长房18世江汉鼎、江汉北兄弟,去台发达后回高东修建揆日楼。高南21世江由兴去台后,广辟田园,事业发达,其后人回乡建了春晖楼;高南18世江泰松去台传至21世已有兄弟8人,其中最小的回原藉建了桂馨楼并修了17、18世坟墓,然后将楼托人管理,自己去了台湾。以上这些土楼至今尚存,成为两岸高头江氏宗亲一脉相承、血溶于水的一种物证。
三是热心原籍公益,回报家乡。去台高头江氏对家乡公共事业十分关心,对原乡公共事业的建设多出钱出物。如高头一座江氏祠堂里,至今还保存的一个鼎形石制祭具,就是清道光年间台湾上淡水的江姓后裔回乡祭祖时带回的。高头水口大岌山顶一座原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(1783)的十二层八角宝塔(1983年倒塌),光绪年间因雷击断尾而重修时,台湾高南人氏获悉后,按原来尺寸在台建造好塔尾运回组装。这些等等,体现了在台高头乡亲饮水思源、崇宗报本的美德。
三、有关原因分析
高头江氏迁往海外所以将台湾作为首选,并且人数最多而又往来密切与频繁,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:
首先是地理空间的因素。闽西地处山区。位于永定的高头本是高山之头之意,5个村名中有4个以山(东山、南山、北山、大岭下)一个以石(梅花石)为名,即可见其地理之偏远与崎岖。而古代当地人氏与所有客家人一样,重视种的延续与繁衍,如建筑承启楼的江集成(高北18世),亲传建字辈儿子4人、千字辈孙子20人、赞字辈曾孙72人,翰字辈玄孙360人,即五代内男丁456人。这样旺盛的繁衍,自然在贫瘠的山区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压力,因而裔孙只有往外地迁徙。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,移民外迁往往是由近而远。高头紧挨与台湾仅一海峡之隔的漳州,当地人氏迁往海外最近的地方就是台湾;而且台湾气候宜人,土地肥沃,"一岁所获,数倍中土",在清朝前期,地租又远比大陆低,农民还可不受限制地私垦土地,这对"田少山多,人稠地狭"的高头等地人氏无疑有极大吸引力。所以,当初高头江姓飘洋过海最早的目的地是台湾便自然而然。
其次是文化背景的影响。永定的龙潭、古竹、高头、湖坑等几个乡镇与漳洲的南靖县相连。南靖与这些乡镇相接的长塔、梅林、书洋等乡镇都是客家地区。历史以来两县之间通婚、贸易及交往一直十分密切,所以,至今在海外有许多国家和地区(如美日和港澳)都有永靖同乡会。这种地缘相连、文缘相近、习俗相通的文化背景,自然两县之间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会相互影响。而现在台湾2000多万居民中,漳州籍的占35.2%,比漳州现有人口多一倍,其中南靖籍又占5%以上,超过100多万,为漳州府所属各县之首,是南靖现有人口的三倍多。因此,明清时期漳州特别是南靖各姓居民纷纷渡台时,必然会对相邻的高头江氏产生影响,甚至呼亲引戚一同前往。这样,高头江氏大量迁台便顺理成章。
此外是宗族观念的趋使。敦亲睦族、念祖思乡是客家人的传统。高头地理偏僻,自古以来居民聚族而居,因而家族内部团结互助观念更加突出。其"家教十则"和"祠规十七则"中,分别有"睦族"与"睦宗族"的原则要求。其中家教"睦族"所谓"同宗和睦,如彼城垣,寇难猝发,未敢并吞。一箭易折,十箭常存。祸销肘腋,卫等屏蕃"等,即要求团结友爱;祠规"睦宗族"所言:"同服之人,更宜有无相通,休戚相关"等,则要求守望相助,互通有无。因此,当其族人渡台时,往往是父亲兄弟同行或祖孙叔侄并往,而当感受到台湾比原乡好谋生时,又及时回乡相告并携家举族前往。如此则迁台人数日多,并将台湾作为第二个高头和家乡。而受崇宗念祖与敦亲睦族的宗族观念的影响,两地之间的宗亲族人便往来密切,互动频繁。(吴福文张树廷)